从亚当·斯密《国富论》看现代工业体系分工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分工理论系统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回顾计算机发展历程,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只有硬件,没有软件和操作系统,后来研发出软件,发展至今一直沿用冯·诺依曼体系架构。
1. 硬件架构分工
1965年前,每台计算机操作系统均为IBM360系列,标志着计算机工业化开始。1981年出现个人PC计算机,配置8088 CPU和存储器,外设包括CRT、键盘、软盘和打印机。随着计算机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数学处理器8087协处理器(Co-Processor)产生。由于在开发CAD时发现,确少8087协处理器将无法支撑大规模CAD计算,因此形成了8088CPU和8087协处理器分工,如图3所示。
图3 支持CAD的PC架构计算机
常规显示器、键盘、磁盘机和打印机已无法满足CAD软件使用,必须添加新外设,例如绘图机、光笔、TABLE‐LAT(光学版,那时没有鼠标)等。然而,外设增多将导致8088CPU处理能力下降。为此,需要在计算机外加一个8089通道处理器,专门处理外部设备数据输入输出。此外,当时8088、8087、8089这3个芯片构成了控制、数学计算和外围设备处理的核心计算机。
2. 软件体系分工
回顾计算机软件发展历程,1956年才有软件和操作系统。直到1965年前,每台计算机仅存在一个操作系统,相互不统一也不共享。之后,陆续出现了数据库、汇编语言、应用软件等通用软件,如图4所示。